近几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农贸市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菜市场的建设也日益收到人们的关注。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新建农贸市场逐年增多,但许多农贸市场却频频“踩坑”,在设施设备全面升级后,不仅没达到预期的“好生意”反而还陷入了困境,这让不少人发出疑问“农贸市场的生意怎么这么难做?”
农 贸 市 场 当 下 趋 势
民以食为天,生鲜是老百姓的基础消费,并且随着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中国生鲜市场规模庞大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根据艾瑞的数据,2020年中国生鲜销售额达到5万亿元,其中农贸市场生鲜零售占整体生鲜零售的56.0%,2023年我国生鲜市场规模突破6万亿元大关。
从渠道占比来看,虽然菜市场仍是最大的生鲜零售渠道,但不容忽视的是农贸市场、超市等线下生鲜零售渠道的占比正在在逐年减少,与之相对应的是线上电商零售渠道的占比有了明显提升。
据艾瑞统计,2020年我国线上生鲜零售占比已经达到了14.6%,势头迅猛。且2020新冠疫情的出现,消费者网购生鲜的消费习惯逐渐养成加之生鲜零售市场对线上生鲜零售愈发重视,更是加速了生鲜零售的线上渗透。
但是部分市场主办方只看到了生鲜零售市场的扩大,未看到菜场渠道占比的下降盲目入局。
新 建 农 贸 市 场 极 易 踩 “坑”
随着入局生鲜市场的队伍日益壮大,新办农贸市场的数量在增加,但是各方面的压力也在增加,大多数市场精准踩中了招商难、生意难、管理难等大“坑”。
1.招商难:空摊率增加、存量优质商户流失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市场尤其是新建农贸市场,相较于老市场改造提升项目而言,面临更大的招商压力。
许多新建农贸市场开业不到一年便开始出现空摊位,又或者开业前招商火爆,但运营了一段时间便有好多“大户”搬走了,致使陷入因“商”而伤、生意凋敝的局面。
发生这种情况大多数是农贸市场招商过程出了问题:
01、招商不当
部分市场招商时未对商户进行筛选,以简单的招满为完成任务的标准。
02、新旧商户更替、选品优势下降
许多存量优质老商户的传统都是亲自选品,货品质量具有优势,但是退休后无人接棒;入行的新商户多实施标准化配送,导致品质与各大社区菜店趋于同质化,竞争力下降。
03、部分市场的商户业态配比不合理
市场方一味规划高租金业态,如肉类、熟食、海鲜等摊位,低租金业态数量不足。而过高的租金使部分低利润的商户不堪重负,选择离开。
农贸市场招商,是新办农贸市场的核心环节,一个农贸市场的招商结果,意味着这个农贸市场能否最终形成良好的商业氛围,决定了这个项目的最终评分。
2.生意难:菜店、生鲜电商抢夺市场
不论是新建市场还是改造后的老市场,招商难所带来的问题都是持续性的。
01、商户摆摊截走客流
许多退出农贸市场的商户往往会选择“自立门户”,在菜市场附近摆摊或者自己开生鲜门店,截走农贸市场的客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贸市场的生意。
02、新建农贸市场定位选址误区
一方面由于城市发展进程加快,城市规模在扩大,这也使主城区、新城区的人口密度下降,同样1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下降了40%左右,有效客户减少;另一方面,大量民房转变为出租房,这类房屋面对的多是一些年轻的打工人,能常来逛市场的少之又少,这类客户往往不具备很高的粘性。
03、机构评估不合理
相关机构将农贸市场物业租金以普通商业租金评估,导致农贸市场租金较高又缺乏政府补贴,没有租金优势,这一切最终反噬到菜价上。
如若在调研时看到某区域周边住宅众多便盲目选址,没有考虑以上等因素,大概率逃不过“生意差”的局面。
例如杭州的某农贸市场,明明品齐全,相比传统老市场硬件和软件都有了很大提升,甚至开通了线上菜场,但是由于周边菜店众多,生意也是遭受了极大冲击。
市场内的商户普遍反映生意不是很好,市场原先400多家商户如今仅剩100多家损失了近70%的商户,大量商户流失,再加上距离市场一墙之隔的街巷生鲜门店、路边摊泛滥,一眼望去熙熙攘攘这里反而更像菜市场。
3管理难:运营模式转变、维护成本提高
面对这些问题,市场方也不免暗暗叫苦。如今的农贸市场发展越来越向智慧化、便捷化转变,作为市场管理者,过去只要维持好市场经营秩序、保持好环境卫生就行了,但现在,还得转变已有的思维模式去适应市场的智慧化运营管理,想方设法引导、帮助商户用新模式吸引客源。
诸如此类的很多工作都是传统农贸市场管理者从来没做过的,这就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水土不服”。
01、商户不服管
大部分商户是考虑不到市场后期经营的细节的,而市场方也未提前考虑好这一系列因素,最终生意不如预期中好,商户便容易出现不服管现象。
02、市场方未做到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身份转变
市场管理者并未挣脱“管与被管”的桎梏,多思商户所想,多解商户所忧,多排商户所难,与广大经营户形成合作伙伴的关系并肩作战的良性关系。
03、缺乏专业运营团队和完善的制度规范
农贸市场运营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还是需要由专业的人去完成,比如活动运营、策划及宣传,还有营销推广等等,但目前市场方学习渠道少,缺乏专业的管理制度培训。市场运营需要在专业团队的赋能下,这样市场顾客引流、品牌曝光等方面均可以收获到应有的效果。
此外,农贸市场升级,市场的运营维护成本也水涨船高,管理成本和能耗也在提高,这些造成了市场管理难的问题。
新 建 农 贸 市 场 如 何 避 免 踩 “坑” ?
作为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农贸市场的客户群体并不小,我们虽然凭借多年的对农贸市场工作的实践,总结出了以上经验,但如何有效避免新办农贸市场“踩坑”,还需要市场方擦亮眼睛,结合市场自身情况对症下药。
1做好调研、优化业态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整个市场需要上下一心、共同努力,集结市场内的商户力量,通过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实施标准化管理、调整业态布局等方式,让农贸市场在一众商超、社区团购、菜店、生鲜电商等竞争业态中脱颖而出,吸引到客流量。
比如优化业态配比、增加业态,将单一的农贸市场摇身一变成为农贸综合体。但需要注意的是,农贸市场的业态要丰富的前提是需要大量的市场调研做支撑,明确周边消费者的需求空白项,有针对性地引入其他业态为销售生鲜引流,逐步培养不同顾客群体的消费习惯,并与他们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最终让他们成为市场里的忠心的顾客群体。
1政府政策补贴支持
农贸市场作为老百姓“菜篮子”工程的重要支点,各地政府也是鼓励并支持农贸市场的改造和建设。
此外,农贸市场是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可缺少的一环,市场方应主动地抓住机会与政府加强联系,积极争取政府政策的支持和补贴。
配合政府方对“马路市场”开展专项整治,解决马路市场影响环境卫生、食品卫生、交通安全等老百姓关心的难点问题,助力美丽城市的建设,走出属于农贸市场自己的“未来”之路。
本站提醒: 以上信息由用户在商名网发布,信息的真实性请自行辨别。服务协议 - 信息投诉/删除/联系本站
杭州一鸿市场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商名网营销建站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